黨的二十大報告對“推動綠色發展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作出全面部署,提出“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”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態保護、環境建設、生產制造、城市發展、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,加快建設美麗中國?!本G色發展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革新,更是對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方位、革命性變革。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不斷增強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,努力打造青山常在、綠水長流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。
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,決不能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?!碑斍?,綠色經濟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發展追求的目標,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。一個國家、一個地區,只有實現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,才能更好贏得發展主動權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,各地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,順勢而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,善于運用約束和激勵并舉的政策工具打造綠色低碳的產業結構,拓展符合本地資源稟賦和定位的發展路徑。要聚焦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,鼓勵和支持企業運用新技術、新裝備穩步推進綠色化轉型、低碳化發展,同時依托重點功能區集聚要素發展新興產業、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。注重以綠色金融推動經濟綠色發展,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、低碳、循環經濟的支持,深化綠色金融服務模式,加強綠色信貸、綠色保險、綠色債券等產品創新,發揮金融服務綠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,確保綠色金融與綠色發展相得益彰。
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擴大城鄉綠色空間”。城鄉建設是推動綠色發展、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。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》,為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。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系統思維,統籌人口分布、經濟布局、國土利用、生態環境保護,科學布局生產空間、生活空間、生態空間。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,落實生態保護、基本農田、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,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,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。發展節能低碳建筑,規范綠色建筑設計、施工、運行、管理,降低建筑運行能耗、水耗,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、農村危房改造。加強保障綠色出行的城市街區建設,建設自行車道、步行道等慢行網絡,打造舒適便捷、生態友好的綠色交通體系。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為抓手,開展生態保護修復,實施景觀通道、水系綠化、城市公園建設等綠化工程,使城市內部水系、綠地同城市外圍河湖、森林、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態網絡,拓展綠色生態空間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統籌生產生活生態,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導向,以農村垃圾、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,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。
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我們要倡導簡約適度、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拒絕奢華和浪費,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?!本G色生活方式同每個人息息相關。只有大家都對綠色發展理念高度認同、積極踐行,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才會有堅實社會基礎。要把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,增強全民節約意識、環保意識、生態意識。開展全民綠色行動,鼓勵綠色衣著、普及綠色飲食、提倡綠色居住、推廣綠色出行、發展綠色旅游,反對各種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,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。推進垃圾分類和減量化、資源化,加強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系統性設施建設,通過有效的引導監督,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的好習慣。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,廣泛動員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,匯聚起推動綠色發展的強大合力。
?。ㄗ髡邌挝唬罕本┏鞘懈敝行墓芾砦瘑T會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2年11月17日 09 版)
?。ㄋ苫ńW編輯 周游)
原標題: 增強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(有的放矢)
反侵權公告: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、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等法律法規,未經書面許可,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,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。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,制止非法侵權轉載,本報社鄭重公告:
一、任何單位或個人,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(包括《江城日報》、《江城晚報》、松花江網、吉林烏拉圈等)的原創內容,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;
二、對侵犯江城日報社(包括《江城日報》、《江城晚報》、松花江網、吉林烏拉圈等)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,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,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,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、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、提起訴訟等;
三、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,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:
程律師(法律顧問)0432-62223777
武文斌(版權合作)0432-62523496